11月4日,國家醫保局最新發布了《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中,國家醫保局按照此前《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對符合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進行了公示。
公示結果中顯示,未來27個省共71個市將全面執行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
詳細名單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的10月19日,國家醫保局剛剛發布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醫保總額預算與點數法相結合,實現住院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
不再細化明確各醫療機構的總額控制指標,而是把項目、病種、床日等付費單元轉換為一定點數,年底根據各醫療機構所提供服務的總點數以及地區醫保基金支出預算指標,得出每個點的實際價值,按照各醫療機構實際點數付費。
并且,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自2021年3月起,具備條件的地區備案后可以先行啟動實際付費;2021年年底前,全部試點地區進入實際付費階段。
換句話說,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落地后,預計將在一年內全部進入實際付費階段。
事實上,自2019年開始,國家重點整治耗材控費就已經開始不斷的推進。自年初以來,全國范圍內高值耗材的改革不斷落地,各個地區高值耗材的水分急劇壓縮。
而在最嚴耗材控費時代之下,院內“耗占比”、“零加成”以及“DRG付費改革”也在密集的落地。
所謂DRG付費改革,即通過打包收費的形式,將藥品和耗材內化成醫院的運營成本,最終實現收付費的閉環,倒逼醫院降成本,控耗材。
隨著醫保支付方式深入改革的不斷進行,改革后醫保的目標也不僅僅只是在于耗材控費,更多的關注點轉變為結余留用方面。
毫無疑問的是,改革落地后,醫院的經營模式勢必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對于醫院來說,如何制定最“經濟適用”的治療模式,同時嚴格控制耗占比、檢查和手術占比都將會成為此后的側重點。
相應的,對于醫療器械經銷商而言,醫院經營模式的轉變也就意味著耗材營銷模式也將迎來很大的轉變。醫保倒逼醫院降低成本的同時,勢必會推動醫院對經銷商進行新一輪嚴格的篩選,擇優選擇。
按照此前國家醫保局強調,未來DRG付費的價格監控下,耗材進院將必須遵守以下3個標準,即臨床必需、安全有效、費用適宜。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經銷商如何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為醫院進行“省錢”,將會是經銷商銷售模式轉變的關鍵所在。
同樣是為了控制院內成本,本次醫保局發布的按病種分值付費將會比DRG付費改革在分組方式和管理上更加的簡單且易于推廣。
顯然,未來無論是DRG付費改革還是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對于醫療器械行業來說,都將對于械企以往傳統的營銷模式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