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30天內結清貨款!
近日,據威海醫保局消息,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已在威海市全面推行,19家藥械企業直接受益,30天內回款到賬7700多萬元!
威海市作為山東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試點城市,已將國家、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及醫用耗材貨款全部納入直接結算模式。
在全面梳理藥款結算流程的基礎上,威海醫保局還結合實際,創新推行“兩審一撥”結算方式:
即先由藥企發起藥款申請,然后由定點醫療機構審核確認,再由經辦機構復核后生成對賬單,經過醫藥企業和定點醫療機構再次對賬后,最終由經辦機構進行審核撥款。
目前,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貨款均已縮短到三十天左右,基本實現“月結”。
同時,威海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科科長王曉華還表示,今年要在做好集采藥耗貨款直接結算的基礎上,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貨款納入直接結算范圍,進一步放大直接結算效應,讓更多企業享受改革紅利。
全面取消醫院回款權限!
山東省在醫保結算方面,一直走在全國的最前列。
去年8月,山東省發布了《關于印發醫保定點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貨款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這是全國關于醫保直接結算機制的首個省級方案。
方案提出,依托監管平臺先行開展國家和山東省組織集中帶量采購藥品耗材貨款直接結算工作。逐步推進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自行結算在線監測,2025年全面推行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工作。
參加直接結算的品種范圍包括:全省各級醫保定點公立醫療機構實際采購的國家、省級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和醫用耗材中選品種,并適時將價格不高于中選價的集中帶量采購非中選品種納入直接結算,并逐步擴大品種范圍。
在方案提出后,山東的省轄市醫保局開始推動這項工作,建立起多個試點城市。
除威海市以外,德州市也作為試點城市,在去年10月就率先完成了全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集采藥款直接結算工作,向18家醫藥企業撥付38家醫療機構集采藥品貨款1062.62萬元。
同時,德州市還進一步擴大直接結算范圍,將全市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全部平臺采購藥品納入醫保基金直接結算范圍,在全省率先開展集采耗材直接結算。
濟南也緊隨其后,于今年1月發布了《關于全面開展醫用耗材貨款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要求3月起,全面開展醫用耗材貨款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工作。全部通過山東省結算監管平臺開展直接結算和在線支付。
可想而知,繼山東省全面落地之后,全國將會有更多地區參與到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的工作中。
全國推進,醫院徹底出局!
在今年“全國醫保信息統一平臺”正式建成后,醫保支付貨款政策擴張至全國的速度又將加快。
曾有業內人士分析,醫保直接結算的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成本,假如直接結算的回款方式能解決,即使不進行帶量采購,企業自己也能把價格降下來一部分。
而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給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的推行提供了非常基礎的一個支撐。從純粹的實物操作上來說,隨著招采的擴圍,醫保信息平臺對于直接結算的流程上能提供一個很好的保證。
有了全國統一的信息平臺,只要有一個省份在醫保直接結算貨款上獲得成功,那么其他地區就可以快速復制其成功經驗。這一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的推行速度,將會繼續加快。
不久前,天津市落實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落實京津冀“3+N”醫藥采購聯盟人工晶體類、骨科創傷類和吻合器類醫用耗材帶量聯動采購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此次三大品類中選落地實行的是醫保直接結算政策,直接將醫保直接結算的落地推進到新的緯度。
遼寧省緊隨其后,發布《2022年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實施方案》,提出將采取醫保基金直接結算貨款或預付金結算貨款兩種方式結算,醫保直接結算再次被執行至省級層面。
毫無疑問,隨著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在全國各地的陸續推進,和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耗材企業回款將不再受醫療機構資金周轉等問題所牽制。
透明、及時、公平將會是未來的結算趨勢,醫保、醫院、供應商之間多年難解的“三角債”問題,也將徹底從源頭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