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廳:
限制國產設備采購,納入負面清單!
近期,安徽、四川、重慶、甘肅、黑龍江等多省相繼發布了2022年“政府采購負面清單”,新版清單發布后,老版政策同時廢止,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
根據觀察,最新發布的政府采購負面清單中,各省多有不同,但基本都一致明確“最低價”采購、限制國產等行為都將拉入負面清單。
以黑龍江省為例,財政廳印發的《黑龍江省政府采購文件編制及評審活動禁止行為清單 (試行)》中,共列出了48項政府采購禁止情形。
《禁止行為清單》包括:未經批準采購進口;指定進口品牌;將供應商注冊資本、營收等規模條件作為評審因素等,全部列入負面清單,嚴格禁止!
1、未經批準,禁止采購進口
除了進口統一論證清單內的產品,優先國產早已成為行業共識。因此,本次通知再次明確:無論何種采購方式,未經財政部門批準,禁止采購原裝進口產品;
禁止“將除進口貨物以外的生產廠家授權、承諾、證明、背書等作為資格要求,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不得要求“原系統或原設備無縫對接”;
禁止“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公平等條款,對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區別對待”。
2、設定“最低價”,無效
在貨物和服務招標項目中,禁止“去掉報價中的最高報價和最低報價”。同時,不允許設置最低限價,否則無效。
3、不得指定企業資金、規模
禁止將“供應商的注冊資本、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從業人員、利潤、納稅額等規模條件,作為資格要求或者評審因素的”。
近年來,優于藥耗控費的影響,藥品、試劑、耗材等成為醫院成本項,SPD平臺應運而生成為了不少醫院的選擇,但在一些項目中,將供應商的注冊資金、倉庫面積、營業收入等等作為評選標準,或將有所改變。
官方密集發文,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
近年來,由于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取消,大量社會中介機構進入政府采購市場,從而導致在執行政府采購活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違規行為,尤其是在醫療設備招投標項目中。
此前,黑龍江通報的“10例政府采購領域突出問題典型案例”重,就包括兩起醫療領域違規采購,分別是“齊齊哈爾宇雙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齊齊哈爾糖之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案”,以及“鶴崗市人民醫院原院長助理賈某某串通投標案”。
因此,新版政府采購負面清單全面公布后,給所有政府采購項目頭上再加了一道“緊箍咒”,進一步利好所有優秀產品發展。
2022年至今,安徽、四川、重慶、山東、內蒙等多省發布了最新的政府采購負面清單,如需查看當地文件,可登錄財政廳官網查看,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安徽省
安徽省財政廳羅列了46條“政府采購負面清單”,包括:未落實進口采購政策、未落實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限制國內產品、設定最低限價、超資產采購等。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原文!
>>甘肅省
甘肅省財政廳發布的《政府采購領域常見違法違規事項清單》,共包括了五份清單,170項具體內容,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進一步規范采購行為和采購程序,有效防范違法違規問題發生。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原文!
>>四川省
四川省財政廳日前印發了《關于印發政府采購文件典型問題清單的通知》,31個問題61種具體情形,包括未依法確定采購需求、未按規定落實政府采購政策、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未按規定設置評審因素、違反優化營商環境規定等五個問題種類。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原文!
>>山東省
近日,山東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和政府購買服務監管工作的意見》,《意見》立足政府采購和政府購買服務兩大改革領域,從7個方面提出27條硬核舉措,既有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又凸顯了重點環節,在現有法規制度框架下作了改革突破。例如,探索推行評審專家紅黃牌制度,提高專家違規成本;率先試行供應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降低供應商參與成本等等。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原文!
>>內蒙古
據官網了解,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也研究制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常見違法違規行為清單》,《違法違規清單》從設置供應商資格條件;制定采購需求;制定評審規則;評審過程;合同簽訂、框架協議簽訂、履約及支付;政府采購中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等六個方面列出了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60項違法違規行為。
具體包括:限定供應商所有制形式;未編制采購實施計劃;未依法設定評審因素;未按規定組織開標;未依法、及時簽訂框架協議、合同;未建立需求管理制度等等。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