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人來說,當我們感到難過、疲憊或者壓力大的時候,經常也會選擇用聽音樂的方式來進行放松和減壓。音樂有治愈人的力量,可以使人忘掉煩惱和悲傷。然而你知道嗎?其實音樂真的可以當做臨床治療手段來使用!
今年,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發布的《關于正式公布144項新增和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價格的通知》正式生效。其中,新增項目有一項“音樂療法”的康復項目,引發了業內的關注。
音樂治療顧名思義是運用一切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形式作為手段,如聽、唱、器樂演奏、音樂創作、歌詞創作、即興演奏、舞蹈、美術等活動作為治療方式,使患者在音樂治療師的干預與引導下,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復或增進心身健康的目的。
音樂治療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應用十分廣泛,包含心理治療領域的心理減壓、焦慮癥、抑郁癥;醫療領域的各類生理疾病康復治療、疼痛控制、臨終關懷;特教領域中的各類身心障礙,比如孤獨癥、智力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等。
通常,正規、專業且科學的音樂治療,可改善特殊人群的肢體、情緒、認知等社會功能,消除不良癥狀,提高自我覺察力。
在國外,音樂治療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了,國內的音樂治療也在各大音樂學院設立了專門的專業;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每次排練后,樂團成員體內一種名為IgA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了150%,而在一次公開演出后,這種免疫球蛋白更是增加了240%。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表示:“雖然我們不能說音樂能抵御感冒,但在適當的情況下,它確實能夠增強一個人的免疫系統。”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也曾在某醫學論壇中列舉了多個古今中外音樂治療的事例。“學習音樂的很多人都很長壽。”他說,音樂可以撫慰人的心靈,對亞健康人群也有很好的療效,音樂和醫學的聯姻,是時代的強烈呼喚;
國外一名神經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聆聽古典音樂有助于緩解焦慮。
而發表在《臨床實踐補充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也向我們證實了這一論點:科學家對180名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當他們聽到自然聲音、土耳其古典音樂或西方古典音樂時會有效地降低皮質醇水平,以及血壓和心率,從而幫助減輕焦慮。
此外,多項研究也表明,聽音樂、學音樂有助于降低與壓力相關的皮質醇水平,并且能夠促進26%的血液循環,增加16%的笑聲,放松11%的情緒。
如果你在失意時不知道該向誰傾訴,不知道心里的苦悶該怎樣宣泄,不妨走到你心愛的樂器前,為自己演奏一首樂曲,在音樂中抒發著心里的悲傷、憤怒或是其他各種的焦慮情緒,讓音樂幫你排憂解難。
音樂有強大的治愈功能,給予人們愉悅和滿足,帶來精神上極致的享受,發現更多生活中的美好,讓人們在美妙的旋律中擁抱極致的浪漫。在你失落和難過的時候,音樂就是最好的陪伴與安慰。你的所有話都可以在音樂中傾訴,音樂是最好的傾聽者,也是你最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