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發布《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衛生健康人才培養)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預算的通知》等文件。
其中,提前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80億元,用于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與去年基本持平。因素法分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50億元,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補助資金30億元。
提前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39.85億余元,用于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和服務水平。對比去年提前下達的48.42億元有所下降。
提前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衛生健康人才培養)補助資金69.98億余元,用于支持開展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工作。對比去年提前下達的76.26億元也有所下降。
上述三項補助資金共計189億余元。
除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提前下達情況外,財政部同日還發布了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預算。
具體來看,提前下達2023年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156.4億余元,主要用于擴大國家免疫規劃、艾滋病防治、結核病防治、血吸蟲與包蟲病防治、精神衛生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重點傳染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監測等工作。
根據2019年發布的《重大傳染病防控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重大傳染病防控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藥品治療等需方補助和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隨訪管理,加強實驗室建設和設備配置能力建設,以及開展相關工作所需經費等支出。
也就是說,部分資金將用于設備配置。
近兩年,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有所增長。2020年提前下達經費107.96億余元,2021年提前下達經費119.24億余元,2022年提前下達經費升至155.72億余元。
2023年提前下達經費較去年基本持平,但“重點傳染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監測”一項的經費達到18億余元,對比上一年度“新冠肺炎等重點傳染病檢測項目”5億余元的經費,上漲較為明顯。
今年下半年,衛生健康領域中央基建投資預算資金相繼下發。此外,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政策出臺,醫療市場迅速升溫。
今年10月,據財政部官微消息,中央財政下達2022年衛生健康領域中央基建投資預算265.21億元。涉及項目包括各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各級醫療機構的新建、擴建、遷建項目,能力達標提升項目以及醫療設備購置項目等。
《關于下達2022年衛生健康領域(第三批)中央基建投資預算的通知》,要拓展公共衛生防控和救治成果,加強應對大規模疫情集中隔離收治設施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全方位保障重點人群健康,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省域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支持脫貧地區、三區三州、中央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區縣級醫院提標擴能。
大三甲高端醫療設備配備需求仍在。此外分級診療的受重視程度不斷攀升,縣域醫療市場日漸火熱。許多以往在縣域無法開展的手術也相繼開展,縣醫院相關科室建設不斷加碼。
今年9月,國常會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擬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專家預測,全國范圍內將帶來約2000億元的醫療設備貸款需求。
很明顯,2023年的醫院新基建將向更大更深范圍擴展,新一輪醫療器械采購潮即將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