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暫停部分耗材采購資格的通知》,明確自2025年2月26日24時起暫停共計133個耗材的采購資格。
根據通知,此次暫停采購名單涉及包括費森尤斯、順美醫療、駝人醫療、天地和協在在內的多家國內外醫療器械企業,產品類別包括植入式給藥裝置、一次性使用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包、一次性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包、臍動靜脈導管等,完整如下:














此次通知并未說明暫停采購等具體原因。在2024年12月6日和12月17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也曾接連發布兩次《關于暫停部分耗材采購資格的通知》,前者原因為省外價格信息核實,后者為停產停供耗材清理。
除了上海外,還有多地也于近期公布耗材暫停掛網名單。
1月13日,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非中選和暫停掛網產品目錄公示(2025年第1期)》。名單覆蓋冠脈擴張球囊、一次性精密輸液器、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輸液泵、骨科創傷、脊柱、人工晶體、運動醫學、人工關節等類別,涉及的耗材產品總數超10萬個。
去年12月,山東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公示部分醫用耗材產品暫停掛網的通知》,共計超2萬個產品被暫停掛網。此次撤網產品系未聯動外省最低中標或掛網價格,在兩年內不得在山東省再次申請掛網。
此外,陜西、甘肅、江蘇等地也發布過相關通知,數以萬計的耗材產品遭遇清退大潮。
從各地披露的原因來看,價格治理系耗材被暫停采購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初全國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到,要縱深推進醫藥價格治理,制度化常態化推進藥品耗材價格監管和風險處置。
河北于今年1月啟動了已掛網耗材產品數據治理工作,其中掛網耗材如未及時聯動外省價格,一經核實,將取消相關產品掛網資格,并按照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等有關規定處理。
2月17日,陜西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掛網價格比對工作,以2025年2月10日陜西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掛網數據為基準與河北省平臺比對,發現部分產品存在未按要求聯動外省最低掛網價的情況,現擬取消掛網資格,一年內不再受理該產品的掛網申請。
現階段,低價聯動已成耗材集采標配,中選結果基本即為彼時的全國最低價。伴隨價格治理半徑擴大,非中選耗材也被納入調價范圍中。
去年12月,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完善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和執行工作機制的通知》,其中提到對價格高于相關政策規定最高掛網價的非中選藥品和耗材,采取暫停采購、撤網等措施。
近日,北京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京津冀“3+N”聯盟腔鏡切割吻/縫合器類醫用耗材未中選產品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外省有帶量采購中選價格的,以該產品現行最低帶量采購中選價格作為掛網價。
國家醫保局此前發文指出,要強化信用評價與價格治理的協同聯動,在一省確定失信產品價格虛高空間后,應及時通知他省予以關注。這意味著未及時參與調價的耗材或將喪失全國市場。
在掛網耗材價格治理的過程中,采購由線下轉為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國多數地區已上線招采子系統,各地藥耗價格數據壁壘被打通,官方能高效掌握耗材采購各環節的具體信息,監管顆粒度再度細化。
此外,今年1月1日起,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開始全國鋪開,藥品耗材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的每一環節都可以被及時監控和記錄,耗材價格治理觸手向上游開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