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10月13號開標前一日,該項目突然被暫停了...
10月12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了《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級三級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集中采購(一)-暫停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據公告,由于“采購設備的技術參數需要進一步完善及招標文件評標辦法有需要調整的地方,而招標文件需要調整的地方較多,工作量較大,一時間內無法完成招標文件修改工作”。因此,暫停項目招標工作,后續開放時間未定。
近幾年,醫療設備集采雖比不上耗材集采“聲勢浩大”,但也是比較常見的,不過,“省級”大型醫療設備集中采購,還是比較少見的。目前,僅安徽省、福建省有所表示,但顯然從今以后,海南省也開始著手大型醫療設備集采了。
大型醫療器械創新網采購,能擠出多少水分?
大型醫療設備采購一直都是筆大生意,由于單價高、利潤大,不論是對醫院管理,還是供應商、經銷商都具極強誘惑,正因如此,近年來大型醫療器械創新網采購始終是醫療腐敗“重災區”
此前有官方媒體報道稱,醫療設備企業的回扣比例普遍在10%到20%不等,部分醫療設備回扣比例可能更高。而醫院院長因為設備采購謀取巨額利益被查處,更是不斷見諸報道。
那么“集采機制”作為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改革利器,一旦大型醫療器械創新網也開始集采,到底能擠出多少水分?
近日,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醫保局獲悉,2020-2021年度,安徽省設備采購總金額9.2億元,與醫院預算采購價相比,兩年節省4.5億元,2021年預計節資率達33%,降價效果顯著。
同時,福建省2021年乙類大型醫療器械創新網集中采購項目中,1.5T及以上MRI跌到了300萬以下,同樣令眾人駭然。
因此,在人民網近期的報道中同樣可以看出,安徽省醫保部門對大型醫療設備“擠水分”的動力更甚從前,預計今年安徽省大型醫療設備集采降幅,會再次創下新高。
當然,除了省錢以外,大型醫療器械創新網集中采購還帶來了更多益處。
一是,進一步提升國產設備占有率;其次,是市場營商環境顯著改善,企業參與集采,就能完成“規模訂單”,有效降低了營銷成本。